中国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现状

2013-11-22 15:41     相关链接:    

1.中国企业信用档案的现状。

  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步较晚,机制尚不够完善。市场信用交易不够畅通,企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还不够自觉,相关法律法规干¨失信惩罚机制也不够健全,信用资源的存在和有效利用容易被忽视,信用档案管理基本上处于松散、无意识状态。目前,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,企业信用档案建设还有待于开发和规定。据笔者所知,上海市于2004年3月2日出台了《上海市企业信用档案管理办法》,这算是一部比较详尽的企业信用档案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文件。同时,上海陆家嘴(集团)有限公司、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初步建立了信用档案。全国范闻内建立信用档案的企业寥若晨星。中国在WTO环境之下,建设企业信用档案已迫在眉睫。

  2.内外有别呼唤企业信用制度建设。

  据调查中国只有10%左右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制度,而这10%中又有93%是三资企业。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贾槐副处长告诉媒体,尽管信用问题在国内市场相对明显,但中国企业的对外支付信用度还是较高的,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。在国际经济活动或履行同际协议中,不讲诚信失去下一次合作机会,我们的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诚信。而国内,企业信用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法律纠纷比比皆是,同样的行为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。这种国内外的“反差”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?国内也有企业视诚信为生命,安博尔力创信用服务业第一品牌,如果中国企业在对内对外交易中存在诚信区别,正说明了诚信机制和法制对企业的约束作用。

  3.造成中国企业信用档案现状的原因。

  目前对企业信用档案建设不重视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企业信用问题。

  历史原因。中国进行市场经济的探索刚刚三十年时间。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已经建立了几百年,发达国家企业信用情况同样经历了一个由混乱到有序的发展过程,中国企业的信用问题是历史问题,相比以前已有较大进步。

  现实原因。社会失信惩戒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。信用状况存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依赖制度,依赖于一整套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。企业失信付出的代价,应该远远高于短期小小的利益。中国市场经济历史比较短,传统的产品交易,大多是发生存熟人之间,交易的信用也是靠相互熟悉来保证,建立整个社会相互信任的信用体系,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个新课题。毫无疑问,诚信问题反映出了企业管理和监控的制度存在缺陷,也反映出中同企业文化还不够成熟。一些企业还没有真正重视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,企业信用档案的建设也相应得不到重视 。

 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,明白市场经济建立在诚信基础上,有一套成熟的理念和做法,社会信用体系非常发达,游戏规则很明确。有些我们可以作为借鉴,比如有专门的企业信用评级,投资者和消费者可以根据信用评级对企业判断。但中同在发展市场经济如此短的时间内,要达到西方国家的信朋企业档案的建设水平,还不太现实,只能逐渐改善。

 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,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的接轨,企业信用档案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其中“中同诚信企业网”上的信用信息数据库,第一时间为各主体提供企业信用梢案查询信息,使大部分企业得到了受益,小部分不诚信企业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惩罚。在上海、深圳、北京等地也相继 台了一些地方性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条例。

  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,企业信用档案工作出现了积极发展的局面:不少地方相继出台了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新举措。较早的典型是:福建省通过“福建之窗”组织建设企业信用档案系统,形成福建政治、新闻、咨询的网络上的集合地,让全省相关企事业单位都能够共享这一信息传播平台。近几年,类似通过网络构建企业信用档案系统的举措也在全国陆续推出。

分享到:

上一篇:  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必要性
下一篇:  拟推行物业管理师制度 加强物业诚信

评论

绿盾在线
×
=合作留言=
绿盾业务合作
×
  • 马先生
    15652211315
  • 黄先生
    15652011315